为加大司法过程中对困难妇女的帮扶力度,更好维护妇女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妇联决定今年3月至年底联合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着力优化妇女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部门联动摸排司法救助线索
为伤痕累累的“她”雪中送炭
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关注困难妇女群体权益的救助和保护,按照优先快速办理、专案专办原则建立了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机制,由业务部门提前发现案件线索,按照“应救尽救早救”的工作原则,及时将线索移送至控申部门,开通救助弱势妇女群体权益“绿色通道”。
围绕专项司法救助活动提出的“凡是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妇女,均应当及时提供救助帮扶”的目标,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全面梳理救助线索,对本院第一检察部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的刑事被害人杜某某及时启动了司法救助工作程序。
案情回顾
杜某某系来厦务工人员,与丈夫杨某结婚后,没有工作和经济收入,一直在家抚养两个未成年子女。2022年的元旦,本该是个幸福的团圆佳节,但杜某某和杨某因家务琐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随后演变成拳脚相向,最终杜某某被杨某殴打至脾脏破裂。送医救治后,因伤情严重,杜某某进行了脾脏摘除手术,后因经济困难不得不提前出院。经法医鉴定,杜某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伤残等级评定为八级。
及时开展司法“云”救助
架起检民连心桥传递温暖
该案移送至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认为杜某某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及时启动了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机制。
本院控申部门转变救助理念,将被家暴妇女列为救助对象,由传统的“被动受理申请救助”转变为“依职权主动救助” 。因案件审查时正值疫情防控紧要时期,而杜某某处于疫情管控区域,承办检察官多次致电杜某某所在的医院、村委会等单位主动调取其医疗费用、生活困难等证明材料。经审查,杜某某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情形。翔安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对其依法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2万元司法救助金发放到杜某某账上,及时解决救助申请人的“急难愁盼”。
“检察+妇联” 延伸司法救助触角
多方联动守护“她”权益
为帮助杜某某获得更多社会救助,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带领承办检察官主动走访联系区妇联、红十字会等单位,争取为杜某某提供更多政策帮扶,延伸多元化救助效果。
2021年以来,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困难妇女司法救助案件2起,发放司法救助金10万元。
下一步,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将进一步完善与区妇联的协作配合机制,把检察机关的“独角戏”变成多方参与的“大合唱”,多渠道挖掘救助线索,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两轨并行”,帮助困难妇女群体早日走出困境,以自觉依法能动履职为守护“她”权益撑起一片法治蓝天。